[03-20 02:38:23] 来源:http://www.hod-logistics.com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阅读:9885次
概要:求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扎扎实实地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下功夫,进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二、本学期的课堂主要目标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要对双基目标实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做到“堂堂清”。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关注数学本质的理解,教师要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3.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单纯关注问题解决与否,答案对与错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分析、解题示范、解题反思。4.引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自我纠错和相互启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辩论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三、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组织全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全组数学教师能较好的把理念贯穿 “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通过解数学题的训练,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对数学案例的分析,学会对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促进自身数学业务能力的提高。2.继续落实数学教学常规。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环节,让集体备课由“形式化”转为“实效化”,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经过对苏科版教材体系及重点的研究,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我们初一数学备课组拟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中数学教学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充分关注新课程理念,并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层面的可操作的要领,努力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上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真正的数学理解。教学上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学上努力追求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扎扎实实地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下功夫,进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本学期的课堂主要目标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要对双基目标实行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做到“堂堂清”。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关注数学本质的理解,教师要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
3.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单纯关注问题解决与否,答案对与错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分析、解题示范、解题反思。
4.引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共性或典型错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自我纠错和相互启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辩论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
三、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组织全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全组数学教师能较好的把理念贯穿 “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通过解数学题的训练,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对数学案例的分析,学会对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促进自身数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2.继续落实数学教学常规。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环节,让集体备课由“形式化”转为“实效化”,加强集体备课管理,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并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努力促进个人备课质量的提高,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教师利用较短的时间,尽快熟悉“苏科版”教材的体系和结构,感受“苏科版”教材的思想和教学技巧,做到因材施教,明确方向,不断调整数学策略和方法,不断获取数学信息,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寻求最佳的课堂教学实施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3.开学前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让各位老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与进度计划进行科学的教学。开学初制定好学科测试安排表,让各位老师提早、精心准备单元测试试卷,并进行一对一的审核,保证单元测试试卷的质量。
4.在本学期内我们将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愉快的学习数学。
5.针对本备课组内年青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备课组内进行青蓝结对,让年青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6.积极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7.创造条件,培养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能力。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从开学初着手准备,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制作,到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至课堂教学经验的获取和积累。多角度创造条件,让积极进取。
8.在备课组内认真上好公开课。为了使工作有效的得以开展,并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力争在全组人员的团结合作下上好每节公开课。
9.继续做好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的工作。
初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时间
备课内容
课时
主备人
备注
9.1-9.2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2
9.3-9.4
第二章 比0小的数
2
9.7-9.8
数轴
2
9.9-9.11
绝对值与相反数
3
9.14-9.18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5
9.21-9.23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
9.24-9.25
有理数的乘方
2
9.28-9.2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10.9-10.10
第二章 复习
2
10.11-10.12
第二章 测试
2
10.13
第三章 字母代表数
1
10.14
代数式
1
10.15-10.16
代数式的值
2
10.19-10.20
合并同类项
2
10.21-10.22
去括号
2
10.23-10.26
第三章 复习
2
10.27-10.28
第三章 测试
2
10.29-10.30
复习第二章
2
11.2-11.3
复习第二章
2
11.4-11.5
复习第二章
2
11.6-11.7
复习第三章
1
11.8-11.9
复习第三章
2
11.9-11.10
复习第三章
2
11.11
期中模拟练习
11.12
期中模拟练习
11.13
期中模拟练习
11.16-11.18
期中测试
2
11.19-11.20
第四章 从问题到方程
2
11.23
期中总结
2
11.24-11.25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11.26-11.27
解一元一次方程
2
11.30-12.1
解一元一次方程
1
12.2-12.3
用方程解决问题
2
12.4-12.6
用方程解决问题
2
12.7-12.8
用方程解决问题
2
12.9-12.10
第四章 复习
2
12.11-12.14
第四章 测试
2
12.15-12.16
第五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2
12.17-12.18
图形的变化
2
12.21-12.22
展开与折叠
2
12.23-12.24
从三个方向看
2
12.25-12.28
第五章 复习
2
12.29-12.30
第五章 测试
2
12.31-1.4
第六章 线段、射线、直线
2
1.5-1.6
角
2
1.7-1.8
余角、补角、对顶角
2
1.11-1.12
平行、垂直
2
1.13-1.14
第六章 复习
2
12.15-12.18
第六章 测试
2
1.19-1.20
总复习一
2
1.21-1.22
总复习二
2
1.25-1.26
综合测试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