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学屋学习频道计划总结物理教学计划总结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 正文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03-20 02:38:23]   来源:http://www.hod-logistics.com  物理教学计划总结   阅读:9928

概要:真谛,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精神。三、 学生现状分析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对物理这门学科有很浓的学习兴趣,成绩也较理想,教学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兴趣的培养,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反应较慢,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 主要教学措施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2. 创设条件,切实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3. 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真正通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止日期课时教学内容重、难点1|52.7|3.9106.1怎样认识力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6.3重力6.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6探究滑轮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示意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6|93.12|4.687.1怎样描述运动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探究物体不爱力时怎样运动 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http://www.hod-logistics.com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精品源自:物理科教学计划大全

学科教学计划

一、     本期教学任务与课时分配

第六章:力和机械          10课时

第七章:运动和力           8课时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6课时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6课时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6课时

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通过本册物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拓宽思维视野,初步领悟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的真谛,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     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对物理这门学科有很浓的学习兴趣,成绩也较理想,教学中仍需进一步加强兴趣的培养,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反应较慢,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2.       创设条件,切实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

3.       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引导学生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真正通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重、难点

1

|

5

2.7

|

3.9

10

6.1怎样认识力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6.3重力

6.4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6探究滑轮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示意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6

|

9

3.12

|

4.6

8

7.1怎样描述运动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7.3探究物体不爱力时怎样运动

 

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会选择参照物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是变化的;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重、难点

10

|

13

4.9

|

5.4

 

6

8.1认识压强

8.2研究液体的压强

8.3大气与人类生活

注:含期中考试及“五一”假期

压强的概念;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概念;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

14

|

16

5.7

|

5.25

6

9.1认识浮力

9.2探究浮力的大小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17

|

19

5.28

|

6.15

6

10.1认识分子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0.3“解剖”原子

10.4飞出地球

10.4宇宙深处

 

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分子动理论;原子的构成;地心说和日心说;成有引力定律;太阳系、银河第和宇宙结构层次和尺度。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重、难点

20

|

21

6.21

|

6.25

4

复习,期终考试

 


标签:物理教学计划总结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物理教学总结计划总结 - 物理教学计划总结